博宝配资 从巴菲特投资美国运通, 看腾讯和茅台
1964年,巴菲特以71美元/每股的均价,斥资约1300万美元买下美国运通5%的股份;四年后,该股股价回升至180美元/每股,实现大逆转,堪称一个非常经典的困境反转案例。
为什么说是困境反转呢?因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,美国运通公司是世界上领先的旅行支票提供商,占据细分领域60%市场份额的同时,收费也要高于竞争对手,在旅游和金融服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,本身就属于威名赫赫的寡头型大咖。
不过,1963年一起“色拉油丑闻”事件让它的人设出现危机。故事起源于一名骗子,将海水混入色拉油罐之中,由于油比水要轻,所以油会漂浮在水上,而检查人员往往只会从表面抽取样本,结果充斥海水的色拉油得以蒙混过关。
骗子就以这种方式,用参杂大量海水的色拉油的库存仓单作为质押,从51家银行获得了贷款。
后来因为农作物歉收,苏联需要进口大量色拉油,骗子用贷款融资,买入油料期货。
但是没想到山姆大叔突然对苏联实施油料禁运,导致骗子爆仓,然后抵押品东窗事发,房贷的银行损失超过1.5亿美元,纷纷找到美国运通希望得到赔偿。造成美国运通股价暴跌,出现腰斩,以至于很多人担心公司从此没落。
此时的巴菲特独具慧眼,并不盲目附和主流观点,反而认为遭遇沉重打击的美国运通是个绝好的标的。
之所以敢于这样考虑问题,主要是他发现在奥马哈的热门餐厅里,人们依然喜欢照常使用美国运通卡付账,并且不同的银行和旅行社均在继续使用美国运通的旅行支票,似乎完全没有受到华尔街色拉油丑闻的影响。
因此,巴菲特断定美国运通的护城河并未遭到侵蚀,于是果断开启了建仓计划,买买买之下,一举成为自己的第一重仓股,最终成就了一段投资传奇。
这个案例,在我看来和之前的腾讯非常相似,2021-2022那几年,反垄断、流量见顶、游戏版号暂停、大股东减持等一系列利空事件的压制下,市场普遍认为腾讯即将公用事业化,PE值一度下行至9倍,股价可谓过街老鼠,一度回到了5年之前。
可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,就会发现微信仍然是大家每天都要使用的必装APP;热衷于王者荣耀、吃鸡的伙计们仍然机不离手,时不时就得来一局;微信支付也继续照常,没有哪户商家会拒绝使用。也就是说,应用端压根就没受到任何实质性影响。
这一幕其实和当年的美国运通情况类似,充分说明公司的护城河犹在,长期逻辑没有任何变化,鬼故事纯粹就只是鬼故事。果不其然,2-3年后的今天,腾讯开始逐渐走出泥潭,当初跌到200以下的价格简直相当于市场在送钱。
同样,我觉得当下的茅台、五粮液也有这样的特征,不管产能过剩、库存积压吵得如何沸沸扬扬,茅五仍然是高端饭局的首选。
有了,请客就能达到一定档次;没有的话,就是要低一个档次。同时,再想想走动送礼,在不适合直接上钱的情况下,又希望礼品有点分量,还有什么是比高档烟酒更普及的硬通货呢?
诚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博大策略 振东制药:公司无药品可用于基孔肯雅热病毒的治疗
- 下一篇:没有了